徐海东,这位位列十位大将第二的将领,堪称最具特色的存在。他与粟裕那种驰骋战场、指挥大兵团的战神风范不同,也不像张云逸那样拥有深厚的资历配资网站配资,亦不像黄克诚那般善于提出高瞻远瞩的战略建议,甚至远不如陈赓在外交和军政关系上的特殊地位。然而,尽管因长期病休错过了大部分的战斗,尤其是解放战争的高潮部分,徐海东依旧稳居大将榜单的第二名。
当他得知自己被授予大将军衔时,徐海东颇感不解。毕竟,自己已经离开战场多年,而在这一时期,其他将领在指挥战役、屡建奇功。然而,毛主席和周总理坚持认为,他的军衔与贡献相得益彰,给予他第二大将的荣誉是再合适不过的。最终,徐海东接受了这一荣誉。毛主席曾多次公开赞扬徐海东,称他为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”、“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”。特别是在广州疗养期间,主席出门时会指示司机滑行汽车下坡,以免打扰正在休养的徐海东,足见主席对他的关心与尊重。
展开剩余76%总理对徐海东的尊敬亦不亚于主席。有一次,在北戴河,徐海东拜访总理时,总理正理发。看到徐海东到来,总理立即起身迎接,两人交谈了40多分钟,直到徐海东离开,总理才继续理发。
那么,徐海东究竟立下了哪些赫赫战功,以至于能够获得如此高度的评价?其中,一项尤为突出的功劳便是在与国民党的对抗中,红军时期他被悬赏的事件。这一“赏格”背后反映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。国民党曾为击毙彭德怀和徐海东悬赏十万洋镍,显示出他们对这两位红军将领的强烈忌惮。
据美国记者埃德加·斯诺回忆,徐海东是个羞涩的人。当他与斯诺初次见面时,彭德怀向斯诺介绍他时,徐海东一脸羞红,露出缺失的门牙,给人一种顽皮孩子的印象,大家都忍不住笑了。实际上,徐海东以“徐老虎”著称,战场上勇猛无比,但对自己人同样严格。他的“凶猛”气质像彭德怀一样,常让人敬畏。但实际上,徐海东也有一颗真诚、热情且简单的心。虽然外表威猛,但他从不嗜酒不抽烟,身体强壮,革命多年,却身负无数伤痕。最为严重的一次,他被子弹从左眼下穿过,脑部受伤昏迷四天四夜。期间,周东屏用盐水一遍遍地擦洗伤口,直到第五天,他才苏醒过来。周东屏后来成为他的妻子,而这也是徐海东第九次受伤,最严重的一次。想想,连子弹卡在骨头里的情况,他也能忍痛用手把它取出来,这样的坚韧让人震撼。
斯诺曾问他是否害怕受伤,徐海东的回答既天真又坚韧:“不怎么怕,我从小就挨打,已经习惯了。”令人难以想象的是,徐海东一家人66口人在战争中都被敌人残忍杀害。
1934年11月16日下午,红25军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长征,原本的军长徐海东因高风亮节,将军长之位让给了程子华,自己退居副军长。然而,红25军并没有与红四方面军同步,而是单独行动,在没有任何外部支援的情况下,行军并完成了艰难的长征。他们的行程遍及河南、湖北、陕西和甘肃,面对数次重大战斗和牺牲,红25军依然顽强生还。
在一次极为危险的任务中,徐海东决定故意暴露行军路线以吸引敌军的注意,从而为红一军团的主力部队创造机会。这一大胆的决策,不仅成功牵制了敌人,还为中央红军的北上铺平了道路。红25军的英勇与牺牲,最终帮助主力红军突破重围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胜利。
在长征的尾声,徐海东面临巨大的挑战,但他依然坚持指挥作战。当他与红四方面军的主力部队终于会师时,毛主席亲自对他表示了深深的敬意。在那个关键时刻,徐海东不仅支援了主力部队,还慷慨解囊,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,这一行为令主席感到极大的感动。
无论是指挥红25军独自长征,还是在关键时刻为中央红军提供支持,徐海东的贡献无可置疑。毛主席称他为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”是对他一生奋斗与牺牲的最好评价。
尽管身体受到了多年战争的摧残配资网站配资,徐海东依然以坚韧的意志力延续着自己的革命事业。直到抗日战争爆发,徐海东改编为八路军的一员,继续在战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